
昨天就很想寫下這些。很長。
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婚國家,我真的替我的同志家人與朋友高興,也以身為台灣人為傲。很多地方台灣其實走得比其他亞洲國家更前進,但我們好像經常不懂得欣賞自己,不懂哪些事情在國際上意義何在。
閱讀更多»昨天就很想寫下這些。很長。
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婚國家,我真的替我的同志家人與朋友高興,也以身為台灣人為傲。很多地方台灣其實走得比其他亞洲國家更前進,但我們好像經常不懂得欣賞自己,不懂哪些事情在國際上意義何在。
閱讀更多»上篇在寫 Patti Smith 的《時光列車》時讀到這篇〈Patti Smith, Umberto Eco, and Other Celebrated Contemporary Authors Offer Their Advice to Aspiring Writers〉,隨手譯成了中文。
(Patti Smith 朗讀《時光列車》,相信該段是在 p. 310)
閱讀更多»
1. 底片與數位都好,重點是你在拍什麼,而不是你用什麼相機。
2. 數位很細緻,但是拍出來的人感覺比較冷,不像用底片拍的比較溫暖,話說回來,數位的線條比較明確。
3. 拍黑白,是因為黑白技術發展較早,彩色沖洗設備成本較高。同時黑白底片比較容易自已沖放,顏色也比較持久,所以許多寫實攝影都是黑白為主。但是彩色比較難拍,得考慮顏色的平衡,要很多經驗。有經驗的人會建立自己的風格。
4. 我每天隨身都帶相機,也用手機拍照。
5. 我喜歡拍動物、小孩、長長延伸的路與算命攤。
6. 照片調整曝光、裁剪是OK的,但改圖增減畫面就不好了。
7. 拍人的背影時,因為看不到表情與臉孔,所以會有空間想像那個人的模樣與神態。
8. 算命攤其實是一個介在存在與虛無之間的東西,但我自己是不算命的。拍完了算命的叫我算,我也不要。
9. 小嬰兒(張老師之子張世倫)我選那張不笑的,是因為如果只是笑容畫面太直白了,我喜歡沒笑的臉孔,比較有靈氣。
10. 在現實的場景裡加上一些非現實的東西會比較有意思。(例如:陽台上沒頭的同學,沒頭的影子自拍照,在同學的臉上塗上痱子粉,擎天崗上著戲服休息中的臨時演員等。)
11. 早期的照片是用 120 的相機拍的,所以仰角居多。
12. 拍照有時要等待,有時有點即興,有時要設計一下構圖,也要到處走才行。
13. 展場入口放大的兩張超大照片,一張是軍中人權,一張是反核。
14. 我為何要在相片上寫字呢?因為照片無法描述所有的情節。
—
Nikon 28ti / Fomapan EV+1/2